三峽小微:打好區域能源保供“組合拳” 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根據氣象預測,2023年湖北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預計迎峰度夏期間,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將直逼5000萬千瓦,同比增長3%-8%,能源保供形勢嚴峻。面對高溫酷暑大“烤”,三峽集團湖北能源作為“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臺”,始終把能源保供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把全面提升綜合能源保供能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民生用能作為檢驗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的試金石。
7月14日,“十四五”期間湖北省內開工建設的最大電源項目——襄陽宜城火電1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為當前湖北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再添新動能。
該項目由湖北能源投資建設,新建兩臺1000兆瓦超超臨界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機組,是保障湖北安全穩定能源供應的重要支柱、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示范項目,待全部機組投產后,年設計發電量超90億度,將大力優化電網調度,在鄂西北地區電力供應中發揮“穩定器”和“壓艙石”的兜底保障作用。
7月15日,宜城又有機組“上新”——宜城新能源百萬千瓦基地一期項目實現首批并網發電。該項目是湖北能源在省內開發建設的唯一新能源百萬基地項目,規劃總容量130萬千瓦,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為電網輸送清潔電能超23.29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7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2.1萬噸。
為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能源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戰略部署,湖北能源加快建成了一批清潔能源項目。二季度以來,在湖北浠水、監利、石首、宜城等地,一批總裝機70萬千瓦的新能源項目陸續實現首批并網發電,為湖北省迎峰度夏注入“綠能”,將城市及周邊地區優質風光資源轉化為綠色環保新能源,對全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湖北能源以“能源保供”推動主題教育見實效,公司黨委組織開展中心組理論學習、專題讀書班,通過集中研討、現場調研等多種方式深學細悟,不斷夯實保供基礎,在穩步推進新建電源項目落地的同時,已投產的能源保供單位也持續挖潛,持續發揮“頂梁柱”作用。
湖北能源鄂州電廠是湖北最大的火電廠、湖北電網的主力電源點,總裝機396萬千瓦。今年夏季,鄂州電廠充分發揮火電兜底保障作用,持續提高機組頂峰發電能力,截至7月31日,年累計發電量同比增長11.73%,年累計供熱量同比增長33.52%。
火電機組的“口糧”是煤,保煤就是保電。
2021年1月5日,湖北能源投資建設的荊州煤炭儲配基地正式開港運營,作為華中地區最大的煤炭中轉、交易平臺和應急儲備基地,充分發揮了煤炭應急儲備保障作用。
今年上半年,荊州煤儲基地完成煤炭中轉709.6萬噸,同比增長24.17%,年度目標完成率52.56%,全面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任務目標,為省內統調煤電企業穩發滿發提供了充足的“口糧”。
此外,水電機組也高效利用每一次來水實現應發盡發。清江公司梯級電站統籌防汛和發電,把握每一場降水時機,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溇水水電公司所屬江坪河電廠6月以2.06億千瓦時創下單月發電量最高記錄,鎖金山電廠以130.31萬千瓦時刷新了單日發電量歷史最高記錄。
當前,湖北能源總裝機容量達1387.92萬千瓦,主力機組按照電網調度指令運行,積極投入早晚高峰啟停調峰運行工作,充分發揮設備效能,協調資源互補,促進“風、光、水、火”多發滿發、能用盡用。
湖北能源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將黨的創新理論運用到分析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從中悟出破題良方、創新路徑與發展方向,能源保供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管理創新也結出碩果。
近日,鄂州電廠倉儲管理裝上了“智慧大腦”。在該電廠智慧倉庫,一位庫管員正在核對設備備件數據信息,另一位通過手持終端進行數據采集,隨后,一件小型物料被放入指定料箱,通過提升機輸送至滾筒輸送線,料箱機器人接收到指令后,計算出貨物取送最佳路徑,將物料準確無誤地移至貨架存放,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發電企業備件倉庫物資類別雜,差異大,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日益精細化的業務訴求,我們深入剖析業務流程特點和庫管人員工作構成,確立了以智能設備代替人力簡單勞動,全業務自動化閉環管控的建設目標。”鄂州電廠商務物資部副主任陳龍說。
鄂州電廠智慧倉儲科研項目通過驗收,在國內火力發電企業中開應用多型機器人實現物料自動化搬運和倉儲智能管理之先河,并獲得兩項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湖北能源黨委突出實踐導向,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聚焦企業生產發展需求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速科技成果產出,破難題、促發展,有效激發了各業務板塊創新活力,涌現出一批創新成果——清江公司《立式水輪發電機組磁極下擋風板螺栓拆卸裝置》等4件專利獲評首屆能源行業高價值專利(技術)成果;溇水水電公司《水利水電工程滲流多尺度特性雨全過程調控關鍵技術》項目榮獲“湖北省科學進步一等獎”;新能源公司齊岳山風電場科研課題《基于光纖光柵技術實時監測風機葉片運行狀態及形變》應用的新技術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創新創效,在湖北能源職工中蔚然成風。8月,在2023年全國風電運維檢修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和風電運維檢修“五小”創新成果獲獎名單中,湖北能源職工又有8項成果赫然在列。
湖北能源加速科技創新成果向生產實際轉化,提升創新對公司發展的貢獻度。由清江檢修公司高試班自主研發的“絕緣桿耐壓檢測裝置”已正式投入生產使用,將絕緣桿單根試驗時間從420秒縮減至150秒,較原始檢測方法效率提升超過50%。
“堅持用創新謀發展。”湖北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承軍在主題教育第七次專題研討中交流心得:“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深入研究和跟蹤把握能源技術變革新趨勢,立足公司實際,發揮出題者作用,加快能源技術集中攻關,補短板、強弱項,用科技創新引領公司高質量發展。”(本文載于2023年8月18日三峽小微)
發布日期:202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