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这里只有是精品6丨羞羞影院成人午夜爽爽在线丨人人做人碰人人添丨色欲久久综合网天天看丨国产果冻一区二区日韩

當前位置:

【我們這十年】十年奮進 賦能荊楚

發布日期:2022年10月11日
來源:湖北能源
字體大小:

  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湖北省最大的電力能源企業,三峽集團湖北能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省和三峽集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扎實推進能源安全新戰略和國企改革部署,錨定“一流區域綜合能源集團”目標,夯實“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臺”和“三峽集團綜合能源發展平臺”,在市場磨礪中加快發展,在激烈競爭中不斷壯大,規模效益快速增長,資產結構持續優化,國內國際業務實現突破,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央企擔當有效彰顯,向湖北省委省政府和三峽集團呈上了一份非凡十年的靚麗答卷。

    十年來,始終心懷“國之大者”,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面對國際國內能源行業風云變幻的時代背景和湖北缺煤少油乏氣的資源稟賦,公司把能源安全保供作為全局性、戰略性問題來考量,講政治、顧大局,端牢能源飯碗、守牢安全底線,在保障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用能上發揮頂梁柱作用。

  與2012年相比,公司電力總裝機從558.12萬千瓦提升到2021年的1168.87萬千瓦,約占全省總裝機(不含三峽)18%;年發電量從164.7億千瓦時提升到368億千瓦時,約占全省1/6;年天然氣供應量從2.5億方提升到24億方,約占全省1/3;年煤炭銷售量從450.6萬噸提升至2400萬噸,約占全省1/5。

  能源多元供應質效并提——

  公司致力于打造電力為主體、煤炭和天然氣為輔助的“一體兩翼”,形成了水電、火電、新能源、核電、天然氣、煤炭、抽水蓄能和金融等產業。接續打造區域重點能源工程,建設了鄂州電廠三期、東湖燃機、新疆楚星、襄陽宜城等火電工程,鶴峰江坪河、利川峽口塘等水電工程,遠安茅坪風電、棗陽興隆光伏等一批新能源項目,以及華中地區最大的煤炭中轉、交易平臺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建設天然氣管網近800公里,運營管理通城等4個城市燃氣。邁向國外參與國際能源合作,收購秘魯第三大水電站查格亞水電站。

  如今,公司鄂西水電和鄂東火電兩大電力基地正式建成,煤炭和天然氣供應保障網絡輻射周邊,水火互濟、風光互補、煤飛氣舞,具有品種齊全、結構合理、協同性好、互補性強的綜合能源優勢,成為我國能源業務品種最齊全的上市公司。

  能源大戰大考壓艙穩盤——

  作為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臺,公司在歷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要時段能源保供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特別是近三年來,公司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能源結構低碳轉型、煤價持續高位震蕩、能源保供壓力空前等帶來的不利挑戰,不講條件、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全力以赴組煤、保電、輸氣、供熱,連續打贏2020年抗疫保電、2021年全國性缺煤保電、2022年極端干旱高溫保電三場攻堅戰,為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疫后經濟重回主賽道注入了強勁動能,為三峽集團實現“穩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旗下主要保供單位鄂州電廠先后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和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高度肯定。

  能源服務民生持續加力——

  公司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增進民生福祉。

  建成湖北省最大的產業援疆項目新疆楚星熱電聯產工程、湖北省最大的天然氣發電項目東湖燃機工程,有力保障了區域電網安全穩定和工業、居民用暖需求。建成被譽為鶴峰“生命工程”和“扶貧工程”的江坪河水電站,為流域脫貧、經濟騰飛插上綠色翅膀。向神農架高山林區輸送天然氣,11000余戶居民告別了煙熏火燎,世界自然遺產所在地邁入清潔能源時代。因地制宜應用“光伏+”集約發展模式和光伏扶貧,通過農光互補、漁光互補融合發展,讓場站附近居民享有“陽光存折”。常態化向居民義務宣傳用電、用氣、用熱安全注意事項,累計入戶服務居民安全用能26萬人次。

    十年來,服從服務國家戰略,加快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打贏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主陣地在能源,主攻方向在加快綠色低碳發展。面對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和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公司主動服務國家“雙碳”目標,圍繞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科學制定實施“十四五”發展規劃,堅持“先立后破”,統籌安全降碳和能源保障,優化戰略布局,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清潔高效發展火電——

  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積極布局建設高參數、大容量先進煤電,為電力系統安全提供轉動慣量。建成投產鄂州電廠三期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總裝機396萬千瓦的鄂州電廠成為湖北規模最大火電,在今夏水電汛期反枯出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及時補位、迎峰頂上,在結構性缺電的關鍵時刻凸顯了火電兜底保障作用。以“兩新兩高”標準建設襄陽宜城200萬千瓦火電項目,力爭2023年迎峰度夏前投產發電。積極推動江陵電廠2×66萬千瓦火電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內取得核準。強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所屬燃煤發電機組除鄂州電廠一期外,其余均實現超低排放,改造成效優于國家最嚴環保標準;積極實施鄂州電廠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深度調峰能力可達30%,促進火電由電量主體電源向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轉型。

  跨越式發展新能源和抽水蓄能——

  堅持省內省外自建收購并舉,新能源在激烈競爭中駛入發展快車道,穩打穩扎邁向能源舞臺中心。目前,公司已擁有18個風電、27個光伏,裝機容量從2012年6.29萬千瓦提升至2021年239.93萬千瓦,占公司總裝機比例提升至20.5%。新能源板塊規模效應初步顯現,成為繼水電板塊后第二大利潤貢獻主體。大力推動新能源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加快建設百萬千瓦級新能源示范基地。“陜-武”特高壓配套新能源210萬千瓦光伏大基地項目已有90萬千瓦開工,“陜北的光點亮湖北的燈”不久將成為現實。襄陽宜城百萬千瓦基地子項目東灣、鶯河馬頭山和新疆兵團第五師雙河市90團共計30萬千瓦光伏開工。加大新能源資源獲取力度,共計獲取帶坐標點項目資源300萬千瓦。

  進軍抽水蓄能領域,搶灘布局動作頻頻,做大儲能主體服務新能源消納。公司抽水蓄能“十四五”規劃建設容量440萬千瓦,在湖北省核準計劃中占比第一。羅田平坦原、長陽清江分別成為湖北省“十一五”以來第一個、第二個核準的抽水蓄能項目。羅田平坦原僅用一年時間完成全部可研工作,關鍵性輔助工程已于今年初開工。

  預計“十四五”期間,公司新增裝機中,新能源占比將達到70%以上,實現以擴大可再生能源的絕對增量和結構性增量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協同有序發展煤炭、天然氣業務——

  建設保火電的“穩定器”,打造缺煤大省湖北的煤炭應急儲備基地。深化與陜煤集團、山東能源、山煤集團等大型煤炭資源企業合作,依托“北煤南運”重要通道浩吉鐵路和長江黃金水道建成戰略地位特殊、鐵水聯運高效的荊州煤炭儲配基地,一期工程開港后即在當年全國煤炭供給形勢嚴峻的局面中發揮重要作用,為省內數家統調火電廠及時解決“燃煤之急”,今夏應急儲備量較去年迎峰度冬增加近一倍,發往省內的煤炭占比由投運之初的30%增至50%以上。

  建成9條省級天然氣支干線和37座接收站,全省一張網更有“底氣”。不斷向天然氣貿易、儲氣調峰、城市燃氣等產業鏈上下游業務延伸,積極開展云應鹽穴儲氣庫項目前期工作,累計供氣超過154.38億方,提升了對湖北天然氣保障能力。

  此外,公司積極探索發展綜合智慧能源、氫能、儲能等新產業,設立“三峽區域綜合智慧能源產業基金”,完成硅谷小鎮區域能源站等2個項目前期立項,屋頂分布式光伏實現了零的突破。堅持系統思維,把握和處理各能源品種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實現“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一體化協同發展,重點打造了陜西榆林、新疆博州、襄陽宜城、黃岡羅田等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項目,推進電力資源由分散型、單打獨斗型向基地化、規模化、一體化轉變。

    十年來,深化改革蹄疾步穩,內生動力競爭活力有效激發。

  公司把握能源轉型戰略機遇期和加快發展窗口期,增強頂層設計,將公司系統變革與能源革命、貫徹落實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整體考量、統一部署、一體推進,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啃“硬骨頭”、蹚“深水區”,推動公司實現全方位變革、系統性重塑,增強了公司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與2012年相比,公司資產總額從321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730.7億元,年營業收入從103億元增加至226.2億元,累計上繳利稅174.9億元,累計向股東分紅64.8億元,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管理日趨成熟定型——

  推動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統一,完成“黨建入章”,制定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更好地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領導作用。配齊建強董事會,充分發揮經營決策主體“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職能。各治理主體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已經形成,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實施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主責主業更加聚焦——

  認真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和三峽集團戰略合作協議,引進三峽集團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以股權換投資,保能源安全,打造央企和地方合作典范。內部深入開展“瘦身健體”“提質增效”,著眼同類業務的橫向積聚和產業鏈上下游的縱向貫通,整合水電、熱力板塊業務關聯單位。全面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完成1200余戶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和市政設施分離移交,643名退休人員全部實現社會化管理,有力促進了公司輕裝上陣。

  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活力效率明顯提升——

  三項制度改革走深走實。完成71戶單位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能上能下;實行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和市場化選人用人有機統一,管理人員退出比例2.28%,員工公開招聘比例達100%,員工市場化退出率5.2%,實現能進能出;完善按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實現能增能減。應用中長期股權激勵、特殊貢獻獎勵及專項獎勵等多元化正向激勵方式,在三峽集團子企業中率先實現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引入中石油、中石化、中煤、陜煤、淮南礦業等戰略投資者,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和股權多元化改革。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完成天然氣輸銷分立,成立售電公司作為電力交易管理平臺和客戶開發維護平臺。

  突出科技創新位置,創新動能更加澎湃——

  聚焦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數字化、智慧化、國產化替代等方向,圍繞生產建設實踐需求,累計投入科研經費4億元,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創新,實施了一攬子科技創新項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堆石壩變形監測和變形預測關鍵技術與研究”榮獲中國大壩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清江公司梯級智能對象化水電調平臺建設”項目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團聚強化除塵協同脫硫廢水零排放”在國際上首創先進節能環保新途徑,“聚四氟乙烯(PTFE)-XAF4納米功能復合膜防抗風電葉片覆冰研究”項目填補了行業技術空白。累計擁有86項專利授權,其中包括4項發明專利、72項實用新型和10項外觀專利授權。

    十年來,黨的建設持續強化,“央企姓黨”政治屬性充分彰顯。

  公司堅持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緊緊抓住“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的領導”這個國有企業的“根”和“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為主線,壓茬推進一系列黨內主題教育和國企黨建五個專項行動,推動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面嚴起來、實起來、強起來,堅決扛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和治企興企的經濟責任。

  強根筑魂 旗幟鮮明講政治——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第一議題,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要求,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一線、進基層、進班組,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宣貫“三峽精神”,傳承發揚央企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苦戰28天完成高壩洲清漂打撈,抵御2020年超強洪水守護江河安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戰時狀態保障湖北省能源供應、援建定點救治醫院,投入1.02億元幫扶老少邊窮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在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保障黨和國家重大戰略落地、抗擊重大自然災害和應對突發事件中,擦亮央企姓黨為民的忠誠底色。

  選賢用能 激發隊伍活力——

  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好干部標準和國企領導人員“20”字方針,大力選拔政治過硬、作風扎實、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廉潔自律的干部,以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特別是近兩年來,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大膽選拔使用干部,累計提拔調整干部126人,真正做到選好一名干部、樹立一面旗幟;建立管理、技術、技能并行的晉升體系,拓寬職工成長成才通道;在干部選拔上加強對外派、基層干部傾斜,鼓勵干部員工到一線艱苦地區工作;加強對公司發展急需人才的招聘,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夯基固本 錘煉組織戰斗力——

  加強“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建設,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探索出“黨員領先指數管理”“區域聯合黨建”“一支部一品牌”等特色黨建工作模式。累計評選了黨內先進集體60余個、優秀個人150余人,組建了40余支黨員先鋒隊,在工程建設和產業援疆中挑重擔,在資源獲取和搶險救災中當先鋒,在生產一線和技術攻關中作表率,在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中創佳績,基層黨建活力有效提升。

  激濁揚清 滌蕩清風正氣——

  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持續加強公司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深入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實現內部巡察全覆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已經形成,公司面貌煥然一新,職工干事創業熱情空前高漲。

  共建共享 凝聚奮進力量——

  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用好自辦媒體講述湖北能源精彩故事,構筑精神高地、廣泛凝聚力量,系統內收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最美家庭”等國字頭榮譽。堅持黨建帶群建,支持群團組織圍繞公司中心工作充分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動員全體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公司工會開展了“工會110”“導師帶徒”“美麗場站”創建等品牌活動,大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涌現出48名省市級勞模、工匠和崗位技術能手;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事項206項;依托興趣小組活動,倡導健康生活、快樂工作,職工獲得感和歸屬感不斷增強。公司團委以“組織起來 ?建功能源”為主線,著力推進“青馬工程”“青才鑒學”“青春建功”“青心講堂”等“青”字號特色活動,引領青年展現作為、貢獻青春力量。

  十年奮進,春華秋實。凡屬過往,皆為序章。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湖北能源已經向著構建一流區域綜合能源集團的目標發起了沖鋒號,走好新的“趕考路”,跑出能源“加速度”,力爭為湖北省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為三峽集團奮力實施“兩翼齊飛”、建設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再立新功。

  (撰稿:蔣寅秋? ? 校對:郭心玥? ? 審核:馮冀、楊曉華? ? 來源:湖北能源小微)

發布日期:2022年10月11日